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» 新闻资讯
跨界攻坚不畏难——记东风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焊装作业部口罩机项目钳工主管李万勇
2020-04-30

     

       “以前做焊装产品,调试都有具体参数,或者用三坐标来定位。现在,绒布是软的,状态太自由了,尤其是上了鼻梁条之后,布料老跑偏,无法精准定位,这时,全凭手感和感觉了。”一天调试不出来,就会耽误交付时间,李万勇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,经常在现场一呆就是一整天。

       “他的压力最大,他是钳工主管,参与工程全过程,责任重大。”同事宋建设这样说道。对李万勇的付出,大家都看在眼里。

       尤其是打片、耳带焊接,这两个环节,在很长一段时间,几乎成了大家的死穴。为了把机器调试到没有干涉,能持续稳定地进行输送,李万勇两次前往口罩厂家学习。细心的他还积累了不少口罩机业内人脉资源。“遇到自己困惑的问题,就打电话‘骚扰’他们。”调试阶段,他每天至少要进行五六次电话沟通。

      在口罩机制造攻关阶段,干到晚上12点,对李万勇和团队来说,是家常便饭。毕竟第二天还得接着干,大家也都累了,在招呼大家赶紧回家后,李万勇就常常一个人留在安静的车间里,对着口罩机发呆,琢磨一会、动手调试一会、再思考一会……

       失败次数多了,很多人开始懈怠。不少钳工开始没了耐心,转头去了别的项目。但对于李万勇来说,只有坚持到底,“当兵那几年,确实给了自己很多历练,不轻易服输,不轻言放弃。”

      功夫不负有心人。一天,调试从早上一直进行到了下午2点,就在大家短暂休息的期间,李万勇在反复观察之后,对折刀进行了微调,机器一启动,布料立刻流畅运动起来,车间一片沸腾。

       “当时,真是很激动!”李万勇在短暂的兴奋之后,立刻冷静下来,让机器持续稳定运转20分钟后,才确认头疼的问题,终于得到了解决。

为了将口罩机调试经验转换成组织记忆,在李万勇的主导下,项目组《提升口罩机调试效率标准化作业指导书》同时完成。

       在李万勇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,20多天里,东风设备完成首批10台口罩机交付。当前,他们的效率不断提升,正以每3天3台的速度,滚动交付。

 

      “扎实,肯干,综合能力很强。”刘军荣班班长刘锐说起李万勇,竖起了大拇指。“一般钳工,需要10年,甚至更长的时间,才能成长为钳工主管,他用5年时间就做到了。”

        进入4月下旬,口罩机项目生产顺利了,李万勇晚上10点能到家了,12岁的儿子似乎有些不习惯了。“他说,这都快两个月了,我居然能在睡觉前看到爸爸。”这个在工作中从不惧挑战的硬汉,在说到儿子时,眼里竟泛起了泪光,“希望接下来,能多陪陪孩子,能带孩子去爬爬山……”说出这个小小心愿时,李万勇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。